复杂,想到一些事情,心里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对前路感到迷茫。
巡抚对自己还算客气,但太过于客气,说明巡抚不想管。
属下们看上去听话,实际上也是怕染上麻烦,把事情才做的规规矩矩,以后捅了娄子,只能自己这个知州来背锅,谁让自己没有背景呢。
唉。叹了口气,收拾好心情,吴宏很快出发,去往北边的雁门关拜访新来的将军。
王信还在与本地的将领交接。
他带来的两千人马,当然不只是守着雁门关,从太和岭到茹越口这几十里防线都是他需要负责的,各处险要兵堡的人手,还有本地兵士的安置,如夜不收与墩台墩军。
虽然来到雁门关不久,王信也收到了来自各方的消息。
大同属于边关胡人骚扰的重地,基本上每年都会有胡人入侵,有时候被大同军镇挡在外面,有时候没有被大同军镇发现,偷偷侵入内地,劫掠一番又打马而去。
所以大同军镇每年都向朝廷索要粮饷修建长城和兵堡,朝廷每年拖欠,东拼西凑挤出一点军费,还不够大同塞牙缝的。
总之,大同就像个筛子,不是大同军队不努力,实在是防不胜防,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所以山西北部边民人人自危,修建了不少的民堡,有了民堡就有了不交税的底气,地方越发收不上粮食税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虽然如此,却也勉强保持了一定的平稳。
胡人忌惮大同军队,躲猫猫似的。虽然经常拼命南下劫掠,却也不敢扩大规模,又或者带上太多物资,因为物资多了,速度就慢了,很容易被大同军队追上。
大同军镇有防守之需,朝廷倒也不敢太过拖欠大同的军饷,反而是隔壁左右的宣府和榆林被拖欠的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