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雁门关守将王信
王信四月底率军出发,沿着九边线一路向西,经过宣府进入大同,九边依托长城建立,等同于九个军事大本营,各负责一段长城线。
长城不光是一条长城,属于一道完整的军事体系,其中更包含军队和物资的输送。
因为张灿以前在大同服役,虽然遭受排挤,对大同的形势却极为了解,对王信加深大同的了解起了很大的帮助。
最东边的辽东镇守卫辽东边线,然后是蓟镇和宣府镇守卫京师北部边线,再是大同镇,守卫山西北部的边线,而大同的范围包含长城北边大部分土地,还有长城南边的土地,一直到雁门关。
长城南边的土地自不用说,有各个军城层层防守,同时也养活了大部分的边民。
长城北边的土地就不好说了。
胡部处于游牧的生活,每段时间不停的移动,更甚至今年看到了这个部落,往后好些年都看不到,甚至以为消失,却突然的某一天,又会游牧回来。
打铁的土地,流动的部落。
生部是军镇严防死守的对象,常常会驱赶走,只有熟部才允许放牧,同时与边镇贸易,各自获得己方的需求。
这些熟部存在于边镇的目录中,边地的将领与熟部的头人互相认识,因为有了规矩,所以商队也敢去这些熟部做生意。
熟部一些贫穷的年轻人甚至会加入边军,胡人的生活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从小善于骑射,又让边军非常喜欢这些年轻人,于是九边里充斥了胡骑。
只有较大的部落,才会获得朝廷的册封,记载入兵部,但哪怕这些较大的部落,可能过个三五年,或者一二十年又不见了。
找到了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