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恒是聪明人,没有在谈不到一起的事情上争论,而是说起了林如海,“林公不久后会升任应天户部尚书,可惜了,如果没有张吉甫的横插一脚,林公应该回京真正的肩负一部。”
同样是户部尚书,京城的户部尚书,与应天的户部尚书截然不同。
林如海没入京,损失最大的应该是陆仲恒吧,王信内心明白,朝中有人好做官,陆仲恒已经是许多人眼里的大腿,可他还不是真大腿。
林如海当了部台,有林如海的关照,陆仲恒在翰林院的路走的才稳。
他们的这条路,看的不是谁走得快,而是看谁走的稳。
只要稳就能一直走下去,道路的尽头是位极人臣,功盖天下。
“京城是个漩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信安慰道:“林公不来,说不定是好事。”
陆仲亨竟然笑了,王信一头雾水,不知道陆仲亨所笑何事。
原来陆仲亨呆在朝廷中枢,消息灵通,知道许多天下事。
比如四川那边闹民乱,巫山县民因追缴历年积欠,聚众数千,毁衙劫库,匪首王某等假托白莲教余孽,煽惑乡愚,已据险要,竖旗称乱。
虽经调派镇筸兵五百往剿,然贼踞大巴山险隘,剿捕未竟全功。
还有陕北军士闹饷,又有国库亏空等等。
陆仲亨笑道:“别的不提,林公离开盐道其实是好事,都把盐道当无底洞,却不知两淮盐课去年光盐商就倒罢二十一家。”
“何至于此。”
王信从江南回来没多久,倭患虽然对民间经济影响很大,却也没到伤筋骨的地步。
“就那张吉甫,老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