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制武历来的规矩。
内阁重臣手里头会有几个自己的人。
“前明内阁控制的是地方备倭军,后来开始出手京营,然后土木堡之变,本朝吸取前朝之教训,以及妥协开国局势,再到太上皇出手打压勋贵,扶持文臣,才又恢复了以文制武之局。”周道丰担心道:“王信虽然有才,身份太过复杂,只怕引起后患。”
“王信不过是出了五服的王家子弟,其实出身贫寒,要说沾了王家的光,不如说是林如海的恩,林如海有识人之明,确信此人知恩图报,此其一也。”
“其二,此人担任东军游击,手握一支精兵。”
“其三,四大家惨败,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不把此子收入囊中,必为他人之利。”
周道丰听到张吉甫的长篇大论,终于认真的睁开眼睛。
张吉甫点了点头。
“真这么看重?”
“的确值得看重,此人的捷报水分不多。”
“真的?”
“真的。”
周道丰怔了怔,听别人说是真的,没有自己弟子告诉自己的震撼,这种传说中的名将出现在现实里,总感觉有点不可置信。
人人都需要一把刀。
谁的刀更锋利,谁就走的更稳。
就像皇帝。
如果皇帝手里的刀,罗明没有战败,而是凯旋而归,形势就不同了,稳坐江山的会是皇帝,坐不住的就会是太上皇。
聪明人都知道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