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答也可以,但更准确地说,这体现了鲁迅的‘绝望’!人生就是绝望的。但是,即便是知道了路的尽头只有坟,过客也依然向着前方继续走去,这体现了什么?——体现了鲁迅对绝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的人生追求。”
“在过客想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小女孩看到他鞋子走烂了,脚也受了伤,就给了他一块布,让他裹伤,可是,过客拒绝了,你知道他为什么拒绝吗?”
“因为鲁迅是个战士?”
“不,这和战士无关。”罗锐虽然否定了杨哲的话,却依然细心解说着,“你想想看,布裹在脚上,继续往前走的话,会发生什么?布也会破掉!之前鞋子都能磨烂,脚都会走破,布又怎么可能一直不破呢?这个布,就是温情的象征。人生在世,总会有亲人、朋友给予你温情,可是过客却拒绝了温情,为什么?因为温情会妨碍前进。脚裹上布,固然不疼了,可当他裹着布走到前方,象征着温情的布也被现实磨灭之后,他会重新感觉疼痛,会本能地想要返回去,去寻找布,让温情再度麻醉他。这以为着什么?意味着退缩与放弃!所以鲁迅拒绝了温情。”
“让我们再来看看《死火》,死火讲的是什么?”
这个杨哲知道,他略一回忆,答道:“是寒冷的山谷里有一团死火,一个路人说,我把你带出去吧。死火说,可是我被带出去,就会烧完。路人说那我还是不带你了。死火说,不,如果我继续在这山谷里,就会冻灭,你还是带走我吧。”
“答的对!那么这又体现了鲁迅怎样的观念?这其实和《过客》是一脉相承的,鲁迅想要去做实事,想要起到作用,宁愿烧完自己的这样一种精神。”
说着,罗锐露出些许的怀念之色,感慨道:“当年钱理群曾经去找他的老师王瑶。王瑶年纪大了,钱理群就对他说,王老师,你以后不用再做学问啦,我们来做就好了。王瑶说:那我岂不是坐以待毙?钱理群说,那您继续做?王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