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杨荀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深切惋惜之意。
“所以现在事情已经很明确了,穆大人和陈大人硬要彻查林大人暴毙一事,而李首辅又站在大皇子那边,诸方势力皆对姚家不利,”杨轩依次梳理道,“于是,姚国公干脆就策划了枫亭诗案这桩文字狱,直接将众人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杨荀缄默不语,只再次点了点头。
瞟了眼桌上的联名诉状,杨轩又道:“所以阿耶,是下定决心要去告御状了?”
“那是自然。”杨荀负手在后,脊背直了起来,一副不容置喙的神情,颇有几分壮士断腕的架势。
他沉声:“除了恩师一家,还有数百名文人学子,都在等着重见天日呢。”
姚国公为了一己之私,断送了这么多人的前程,当真是阴险狠毒。
当年杨荀连中三元,一举成名,可因他家境过于贫寒,众人都觉不可思议。
若是被人知晓他原是受了当朝首辅的接济,那定会遭人非议,说首辅这是在刻意培养党羽。
于是为了避嫌,杨荀进京之后,李迟明就断了与他明面上的往来,也正是因此,才让杨荀有幸成为那为数不多的几条“漏网之鱼”。
九年有余,如今,终于有机会替众人沉冤昭雪了。
杨荀此刻的内心,真真是既忐忑又激动。
见他如此坦然,杨轩自然也不会畏惧,他果断道:“好,那儿子这就去城西别院,见那位送信人。”
-
翌日辰时,禁卫正司。
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