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也是。”
只是哥舒真觉得他不像凡人,有那么一点相信庭渊说的话。
庭渊也没多辩解,就保持点神秘,也不至于让哥舒过于纠结。
庭渊“其实这样也好,在朝廷为官是为民谋福祉,在地方为官关注民生,也是为民谋福祉。”
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际。
中国几千年朝代更迭,出过几百位帝王,像哥舒这样一心为民却受到诸多牵制最终一身才能无处施展,郁郁而终的官员,大有人在,这是封建社会制度体系导致的。
反倒是如今这样,对哥舒才是最好的,若每一位官员都不追逐权力,只在乎民生,那这个国家,又怎至于此呢
清正廉明的好官,是会被后世歌颂的,受过他帮助的百姓会记得他的好。
庭渊道“封王拜相又如何做实事,官大官小,只要是为百姓做事,为民生出力,就是好官。”
哥舒赞同地点头“说得对,封王拜相又如何,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真的为万民谋生,不过都是虚名罢了。”
从前的他固执地认为要封王拜相,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才是为民谋生,如今他觉得,只有真正解决民生,才算是为民谋生。不是在纸上空谈,也不是上书多少,更不是在朝堂舌战群儒,而是真真切切地关注百姓的生存,这才是他们需要的。
庭渊“所以,现在你做得很好,你是好官,你做的事情百姓看到了,百姓们爱戴你,只要你振臂高呼,必然会有人响应你,那些贵族高官他们可做不到。”
哥舒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