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陈夫子看到的这一篇这不太一样,因为这篇策论开头便写道:日月不并名, 冰碳不容器。
后面接着说的却是前朝与现在两个朝代的不同。
所以这句话意在隐喻不同的时期, 要用不同的策略治国。互相矛盾的理论, 不能同时用。
景朝和前朝不同,前朝百姓赋税苛重,若盐铁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私营贩卖,百姓的买盐铁的开销是要低一些。若是由国家来进行专营,那么这价格便会高上许多,百姓更苦不堪言。因此从侧面来讲, 这时候的盐铁私营从表面上看确实对百姓有裨益。
而景朝开国后便休养生息, 百姓们赋税减半, 压力要比前朝的时候少许多, 情况自然是不一样的。
陈夫子觉得这个切题的方式很新颖,一开始并没有择其一方而入, 而是将两方进行比较。
他又往下接着看,中间又写道: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彩,食必梁肉。亡农工之苦,有阡陌之得,而不佐国家之急。
前朝盐铁私营的时候,许多老百姓都去贩盐贩铁,从中获得不少私利。
获利一多,男人就不再想着种地了,女人也不再专心养蚕织布,一门心思去贩盐贩铁,仍旧吃得好,穿得好。
然而日子一长,种地的人屈指可数。那些还余下的种地的农夫们,心里只想着田地的收成,根本不会关心国家财政如何,国库是否充裕。
如此一来,大多数因贩卖盐铁一道的百姓们会加入小商小贩做生意,能很快富裕起来,但国家财政来源稀少,长此以往难以支撑,而后很快瓦解,进而百姓流离失所,结果与想象中的好日子背道而驰。
国家要想财政富裕,万不可能向百姓加重赋税,所以只能从一些商贾富人以及世家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