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不加赋,实为百姓之福,然丁银税赋本有不公,今大宁昌盛,田赋该取,丁银当除。
......
秦焆阳看着叶无坷落笔,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斟字酌句的写,到后来落笔越来越快。
看的秦焆阳心惊胆战,因为叶明堂写的这些东西一开始是为民生,后来是为官制,尤其是对地方官员的约束。
叶无坷把在地方上查实的事,结合民生一五一十的上奏陛下,其中包括了地方官员如何私吞火耗,如何杂派加征。
这些事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其影响比叶无坷在辽北道杀了那么多官员还要大的多。
如果说叶无坷在西蜀道杀了不少官员,只是得罪了西蜀道那边的权利集团,在辽北道杀了更多人,得罪了更大的权利集团,那这份奏疏上去,叶无坷得罪的就是整个天下的官员。
“明堂......”
秦焆阳忍不住叫了一声:“要不要......慎重。”
叶无坷抬头看了看秦焆阳,这一刻秦焆阳才注意到明堂的眼睛微微发红。
“不必。”
叶无坷道:“让我一口气写完。”
他低头继续奋笔疾书,非但下笔越来越快,落笔也越来越有力。
秦焆阳一字一句看着叶无坷写下的奏疏,他已可预见,这份奏疏陛下要是在朝廷上当众讲出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恨叶无坷入骨。
而这奏疏若传闻天下,那叶无坷便是天下豪绅地主和地方官员的生死大敌。
举个例子。
如果一户穷苦人家有十口人,按照周和旧楚的田赋丁银,他们一家十口人都要交税,但他们却只种了两亩薄田。
一个大地主家里也有十口人,也按照十口人交税,可他家里却有千亩良田。
若按照叶无坷所写,将丁银并入田赋,取消按人头交税,那叶无坷得罪的都是谁?
还有火耗之事,这原本就是地方官员的灰色收入,一旦加以整治更改,官员们又会有多少人骂他?
所谓火耗,就是从百姓们手里收上来的税银都是零散银两,收上来之后要熔银重铸。
这个消耗,地方官员是从要计入税银征收之内的。
楚时候有些地方官员胆子大到没边,一两银子的税收就敢和百姓们要六七钱银子的火耗。
而朝廷自始至终对于火耗之事并没有什么详细的规定,也无有力监管。
如旧楚末年时候,冀州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