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那是什么?”陈到愕然的说道。
“掌柜,我们之前在其他郡县投宿的时候,都是用大汉的符传,你看这个可以吗?”张良说完,就从怀里掏出自己的符传。
“以前倒是可以,但是现在经过吴大人的改革后,你是外地人的话,可以凭这个去县衙办理临时的身份帖。”掌柜没有不耐烦,反而耐心的为张良解释。
“本地人倒还罢了,外地人来徐州就变得麻烦了。”陈到随意的吐槽了一句。
“这位兄台可不能乱说,县衙离这里也就几里的路,只要身份没有问题,办完非常快,而且也不用你们缴纳任何费用。但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奸细、贼寇们的渗入,你要知道现在的徐州可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周围许多其他势力都虎视眈眈。”附近一位吃饭的顾客听见陈到的吐槽后,反驳的说道。
“不知这位兄台尊姓大名?”张良见对方谈吐清晰,逻辑合理,不由得问道。
“在下孙乾,表字公佑,北海郡国人,因为北海发生大规模匪患,和乡人一起逃难到徐州。刚来之时,也和两位一样有些抱怨,之后回想起来,才觉得陶州牧这件事做得非常合理。”孙乾坦然说道。
“在下张良,在代郡太守刘备麾下做事,这次前来徐州,乃是返乡探亲。”张良拱手说道。
“原来是刘太守的人,幸会幸会,听闻玄德公攻下了雁门郡,是否真有此事?”孙乾回了一礼,反问道。
“没错,已经有二十余日了。”张良如实道。
“玄德公真是我大汉边疆的擎天之柱。”孙乾感慨的说道。
正在此时,掌柜的突然插口说道:“两位贵客,时间不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