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关中地区以及河南郡百姓的生活,真不如其他地方?”
蔡邕当初因为得罪灵帝身边的不少人,被人诬陷,在外避难十数年。董卓进京掌权之后,采用麾下谋士们的建议,亲近士人,征召名士,蔡邕也正是如此被董卓征召。
蔡邕知道董卓暴怒无恩,并非社稷之臣,所以推辞自己有病,不能前去朝廷赴任。
但是在董卓恩威并施之下,才不得已的来到京城赴任。董卓和蔡邕交流后,对于蔡邕的才学非常震惊。三天之内,历任御史、尚书、谒者,遍历三台,深受董卓的器重与尊敬。
蔡邕被董卓亲自点名后,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说道:“徐州之地原本就富庶,近些时日徐州牧陶谦驱逐境内的群盗,迎回彭城王刘和。改革变法,励志图新,调低赋税,百姓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已经俨然成为乱世之中的华夏乐土。
而关中地区连年征战不休,近些年又多有天灾,朝廷也没有给于百姓相应帮助,以至于关中百姓生活困苦,人人皆脸有菜色。”
“哼,既然徐州如此富裕,税赋可有按时上缴朝廷?”董卓不满的冷哼道。
“启禀董公,徐州确实按时上缴税赋,并且还进贡一些海产品给圣上,圣上非常喜爱这些食物。”李儒如实禀告道。
“徐州富裕,我们能否调高税赋,让他们每年多缴纳一些钱粮?”董卓问道。
“万万不可,如今愿意向朝廷缴纳税赋的郡守刺史本就不多,如果调高税赋必然逼他们与朝廷决裂,到时候不但无法收到税赋,反而让董公的敌人越来越多。”冯异急忙劝阻道。
“董公,我们是否可以仿效徐州的税赋和律法?”贾诩突然出声问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