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资运输路线等等。
但前些年的漕运改革,都收效甚微,从关东运粮到长安,耗费极为不菲,让李隆基怀疑漕运对支撑长安繁荣的重要性。
既然运河不好用,那我就想别的办法吧。
于是很多改革,还没有开始,仅仅只是初步试点,就已然胎死腹中了。
想到这里,方重勇忍不住一阵唏嘘感慨,郑叔清或许是个合格的大唐官僚,或许入京为官也能游刃有余。但跟对方讲这些时代的浪潮,那肯定是严重超纲了。
在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我大唐天下无敌”的情况下,说这些“不合时宜”的话,显然是要变成社会的“非主流”。
正在这时,郑叔清与方重勇看到顾况背着一个包袱,带着简单的行李准备上路,似乎是来寻找他们的。
“郑使君,方小郎君,顾某这就要前往长安述职了。”
顾况脸上忍不住的喜意,又是有些惆怅。
“顾兄,我说你要高升,你看果然就高升了吧。”
方重勇揶揄道。
顾况脸上表情变幻,最后化为长叹一声。
“这官位得来真是……令人羞愧。”
顾况并不认为这件事提起来是多么荣耀,写封信说红莲稻被烧了,居然升官!
这究竟是什么世道啊!
也不知道是那封公文取悦了权贵,还是方重勇那首“锄禾日当午”让某些身居高位的文化人欣赏,反正顾况就是趁着这阵风起来了,现在满长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