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扶桑国和高丽国上空,无数白色的云朵隐约组成了两个字:
忠!诚!
到了这一步,帝国的绝对国防圈才算是完美的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
慢慢的,两国百姓发现那些漂洋过海而来的上国南方商人真踏马黑心。
布卖的超贵,农具也不便宜。
但没办法,人总不能不穿衣裳吧?
只能省着点买!
这些黑心商人不接受以物易物,只收现钱。
没办法,农夫们只能把稻谷送去吴国商人开设的米铺里换成现钱,一斤稻谷才卖区区 2文钱,廉价的令人发指。
但是,
商人们的解释合情合理。
“米多,米贱。”
“老乡,你们回去看看,现在谁家没田?谁家没粮?”
……
实际上不止是高丽、扶桑,整个南洋地区的米价都在下跌,最高区域不过 5文一斤。
吴国境内米价最高的西北地区,一斤大米售价也不过 8文。
除了粮食,帝国境内的铁器、布、的价格也在下跌。
但是,人工价格却一直在上涨。
人工上涨的趋势是从江南地区开始的。
以马鞍山重工为例, 10年前,杂役工每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