ちけいかく)”。
这是继《伦敦海军条约》签署后,海军舰队派为突破军备限制而制定的新一轮造舰计划。
其中,最核心的项目便是按照青木青玄少将设计和推荐的,建造两艘永不沉没的决战型战列舰,“大和号”与“武藏号”。
这两艘战列舰的设计指标在当时来说堪称疯狂,标准排水量7万吨,远超《华盛顿条约》规定的3.5万吨上限;主炮12门460毫米口径巨炮,为当时世界最大;航速27节,还是高速战列舰;防护装甲厚度达410毫米,几乎无法被当时任何舰炮击穿。
如此庞大的工程,又是违背刚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所以要瞒着海军省那些条约派以及各国间谍,需要极高的保密性。
最终,当时的海军军令部将“大和号”的建造地点选在了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湾,这里是海军的发家之地,大本营,远离东京,周边地形复杂,便于隐蔽。
船坞由川崎重工负责,对外宣称是“大型商船改造工程”,但所有工人及家属只能生活在船坞周边区域,禁止离开警戒区,柴山昌生带领的海军陆战队长期在附近训练,兼职守卫任务。
1933年初的时候,等不及的海军舰队派大佬们参观并实验了两次。
实验结束后,大佬们非常满意,就留下一句话,堪称海上移动堡垒,造,日夜赶工的造,钱,我们找内阁去要。
日本海军军司令部舰队派将这两艘战列舰视为“决战神器”,计划在未来对美利坚的战争爆发时,以它们为核心,与美利坚海军在太平洋上进行一场决定性的舰队决战。
陈捷华的“补丁计划”,目标就是鹿儿岛湾的船坞,第一任务是摧毁造船厂,第二任务是破坏“大和号”上最值钱的部分。
但对手是清一色的海军陆战队成员,所有参与者,无论任务能不能完成,第一要务就是不能被活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