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南巡钦差的船!”
窗边一瞬全挤满了人,姜婵下意识对日仰视,只见到甲板领头二人模糊的轮廓,其中一人退了半身,正对在负手背立之人作揖。
那高大的身影立在巍峨的楼船甲板,虽看不清脸,那出世之姿,透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气势,却说不出来的熟悉。
王之牧光明正大立于甲板之上,周围的小船尽收于他眼中。
只见那斜倚楹栏之人,目澄秋水,眼中平静无波。
果真是她,哪怕相隔十里,哪怕她化成灰……
近观不过一瞬,解了数年的相思之渴。
但那甘霖之感只有一瞬,随即他便被重重怒火夹杂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裹挟其中。
叁年未见,王之牧双眼就如被那道影子勾了去的一般,登时神魂不定起来。
叁年前闻她香消玉殒之时,他在书房里坐了一夜,身体如坠冰窟,他此生活到如今,只有两回感受到那极致的冷。
可如今,他只觉得有股热血要沸腾出胸口。
那日绣娘告诉他,这两份绣品出自同一人之手。那一日,他在书房里坐到天明,满心不解她何要诈死,为何宁愿隐姓埋名也不愿留在他身边。
王之牧因性格使然,平素冷面寒铁,多以漠然示人。那随行的官员见英国公对歌舞美景皆置若罔闻,却在望见对面那艘画舫时,眼底突然亮了。
那竹帘不过扬起一瞬,那稍纵即逝间,姜婵感到一道目光射过来,好似利剑穿透了竹帘,令她有被毒舌盯上之感。
电光火石间脑中忽地炸开,她急忙抓了身边的一个丫鬟问:“这次南巡的大官是谁?是谁?”
那丫鬟见素来镇静的柳娘子大惊失色,十分不解。
这时,另一边响起一道轻轻的嗤笑声:“那自然是京城里来的英国公。也是了,近日江南十镇闹得沸反盈天,也只有身在官场之人才知晓其中细枝末节。民间只闻法场上又多斩了几个人,哪里知道背后有这样的故事。”
天边忽然卷过一片不知好歹的厚云,遮了如日中天的太阳。
姜婵本是和煦的脸色转瞬落得如同这晦暗天色一般。
谁知祸不单行,不多一会儿又听外头来人禀报,楼船上那接风宴许是要移到湖心岛上。周兵备夫人也在隔壁楼船上,那周兵备夫人与太守夫人原系姑表至亲,这回恰巧碰见了,便盛情邀请太守夫人去岛上同享春日宴。
真真是船漏偏遇顶头风,姜婵眼见画舫已调转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