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悲观。遇到事第一反应往最坏的方面想,会因为周围人的情绪和言语想东想西,但偶尔又麻木地像鸵鸟,脑袋一埋就装什么事都没发生,他经常被她气得想笑,又怕和她说话重了她又开始胡思乱想,只好和她一起装无事发生。
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性格养成这个模样,可想而知是哪方面的原因,为此在和徐因的交流中,谢津会刻意地避开家庭父母相关的事情。
“以后都不要理她了,”谢津说:“不是说我像你的家人吗?那以后就把我当家人好了。”
徐因碎碎念着,“我才不要。”
谢津没听清,“你说什么?”
“我说我知道了,谢谢小谢哥哥疼我。”徐因不要脸地贴着谢津的肩膀,“我最喜欢小谢哥哥了!”
“小谢哥哥”被她闹得脸上发热,在心里补了一句对徐因的性格评价,间歇性地没脸没皮,活泼过了头。
但这才是她真正的性格底色,其余的那些自厌自弃、悲观主义、配得感低,几乎都是后来被家庭强行扭曲而成的。
偏偏人的经历不是一个时间片段,过去发生的事就是发生了,并牢固地镶嵌在其对世界的认知中,让她如此的矛盾又自洽。
谢津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声,但那又怎么办呢?谁叫他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