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熟悉地形而带兵走丢从来就不是什么奇闻轶事。
有的因此而自刎谢罪,有的却因此而名扬千古。
而能精准按照所设路线行军而不跑偏,也是评价一个将军能力的重要标准。
曹彰因此而得出一个结论:关平年轻,还得练!
遂将战报书毕,回呈于曹操。
……
另一边,曹操命于禁暗中筹备柴油之事,又未曾说与孙贲和蔡瑁。
只教魏延得知。
刘巴遵曹操之命,修书孔明道:“已联得蔡瑁将军,蔡将军得知皇叔不弃,感动流涕,欲复降皇叔,愿于子月望日寅时,率三十艘粮船归降荆州。届时烦请皇叔与军师遣人接应,以全大义。”
然后,刘巴又于信中多言自己在曹营胆战心惊,希望能尽快完成任务,回到荆州之事。
以让此信看起来可信度更高一些。
曹操,暗暗下令,命魏延悄然训练,指挥三十艘粮船,伪做蔡瑁粮船,行至距关羽船坞二百步时,放火烧船,待船毁营坍,则大军乘巨舟过江以破关羽。
很快,诸葛亮的回信就到了。
“闻蔡将军归降,主公不胜欣喜!欲亲往迎之,然望日潮汐骤涌,白浪如山,舟楫难行,当于子月十八日寅时,再整帆渡江方得万无一失。”
对方的提议是往后延三日。
刘巴初觉疑惑,但细细思来,人家说的也有道理。
望日乃十五日,正值月满,潮汐确比平日大一些。
往后三日亦无不可。
然而,再往下看信,刘巴不觉心惊肉跳。
“子初勿惧,若遭厄曹营,可通联孙贲将军,鲁子敬作保,其必会为子初纾困。”
“难道孙贲将军竟然也……”
这件事摆在刘巴的面前,倒有些难办了。
为何?
前番言蔡瑁欲有投曹之心,曹公信之,今番再言孙贲通刘……
怎么有点让人感觉自己像在和诸葛亮一并做局,来做那离间之计。
那么……不告诉曹操?
也不行!
现孙贲同刘,已证据确凿。
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