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拱手为礼,随即将诸葛亮所托之事,巨细靡遗,一一禀明曹操。
曹操仔细分辨刘巴所言,想从他的言语和微表情中寻出一丝虚假之意。
但并没有,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
并无掺假。
“这么说,诸葛亮欲请你去说蔡瑁,择机投奔?”
“正是!”
曹操又念及刘巴之所为、孔明之谋算、蔡瑁之用心,暗自思忖:
蔡瑁虽未得吾之信重,然北军之中,深谙水军者寡,实难弃用蔡瑁。、蔡瑁既已叛离旧主,且归降南方之路已绝,方为孤所用。
若刘巴决意暗中与蔡瑁相通,蔡瑁得知刘备欲招其归降……
思及此,曹操心中泛起一阵寒意。
只因孔明此计,除选错诈降之人外,竟是毫无破绽!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那么,既然曹操确定刘巴了并没有说谎,是不是要立刻开始针对蔡瑁?
或夺其军印,或贬黜监视,甚至直接杀掉,以绝后患?
曹操冷静思索后,并不打算这么干!
他有他的想法。
曹操看向刘巴的眼神坚定而果决:“子初,孤信你!”
刘巴再拜稽首:“蒙丞相不弃,某当肝脑涂地。”
“汝与诸葛如何通联?”
“自有细作乔扮渔樵,暗传消息。”
两军对垒,互遣斥候原是常事。
汉水汤汤沿岸千里余,岂人力能尽封?
虽不禁商贾舟楫往来,然关津要隘增设岗哨,盘查较平日森严三分。
可此等哨卡,于经验丰富的精锐斥候而言形同虚设。
这种斥候,岁数通常不小,你看他穿着破烂,或愚笨,或怯懦,或瘦弱,或矮小,或呆傻,或残缺,看上去毫无战斗力,与寻常农夫无异。
实则这种才是最厉害的斥候。
他们平日所做的训练就是如何装作一个真正的百姓。
他们有极强的耐力,会说数地的方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