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亦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
然彼时刘备势微,力量薄弱,而太史慈麾下兵强马壮,势力相对强盛。
二人虽意气相投,然各怀壮志,为遂心中抱负,终无奈分道扬镳,令人叹惋。
今刘备横跨荆交两州,乃除曹操外,势力最盛者。
又与衣带诏上落名,不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挟制。
太史慈自孙权统领江东后,未蒙重用,久置海昏。
若能效法赵将军来投,必为我军添一绝世虎将。
所以,刘备也想从诸葛亮的口中听到他所希望的答案。
那便是太史慈将军。
诸葛亮却神色悠然,轻轻摇了摇羽扇:“非周公瑾,亦非太史慈也。”
“哦?”刘备面露诧异:“为何?”
诸葛亮淡然一笑:“主公既有此求,然孙权又岂会甘愿?彼深知周公瑾正值盛年,且具经天纬地之才,乃其兄孙策所遗之肱股。如何将其纳为己用,此乃孙权最为挂怀之事,又怎会轻易纵其留于主公身侧?
太史慈将军更与主公有旧,以孙权之精明,岂会不防?定是百计羁縻,绝无可能任其来归主公也!”
刘备抚髯之际,略感失望:“那又会借来何人呢?”
诸葛亮思索片刻:“我料应该是程普。”
“为何?”
“程普具帅才之资,虽为孙策旧部,然孙权亦甚为倚重。其年事渐高,军中屡立奇功,威名远播,且家小皆安置于吴郡。根基深固,情义所系,断无反水之虞。”
刘备沉思点头:“久闻程德谋老将军智勇双全,名震江东,若得他相助,使我军如虎添翼也!”
诸葛亮笑了笑,没说话。
他当然知道主公的心思,也知道如何达成主公的心思。
只是过程稍稍有些复杂。
而有些话,亦不便于此时提起。
而后,按诸葛亮所示,依次安排。
江陵一处府邸,魏延专注正整理着行装,筹备着翌日北上襄阳,协助关羽。
其妻携一个四岁小童侧立于一旁,忧心忡忡。
“文长,汝何时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