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苍梧府堂之上,交州刺史赖恭正坐于堂中,他长须长袍,温文尔雅,面色庄重,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儒生名士之气。
他是交州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比以绥南中郎将督七郡的士燮根正苗红得多。
文武分列两旁。
却有一人,另置一案,就坐在赖恭的身旁。
此人身形魁梧,面庞冷峻,双目如炬,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气场比身坐主位的赖恭强大得多。
此人正是苍梧太守吴巨。
此时,荆州牧刘表已经去世,公子刘琦领荆州刺史,车骑将军刘备以荆州军三战大败曹操的消息传来。
对此,赖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今景升公仙去,曹操趁机南下,欲鲸吞荆州,尽收江南之地。幸有刘皇叔临危受命,三败曹操,保荆州免遭战火涂炭。我既为荆州之士,心向刘皇叔久矣,欲领交州之士民,投奔于皇叔麾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此话说出,苍梧府堂上下多人颔首。
以现在苍梧的局势,归附于刘皇叔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且,谁都知道,赖刺史和吴太守虽然素有不合,但却都是刘皇叔的旧识。
这时候提出这个意见,不会有人反对吧。
然而,偏偏就是和刘备关系最好的吴巨反对了。
吴巨眉眼不抬,冷然说道:
“诸位,不可贸然行事。虽说刘皇叔屡败曹操,然其根基尚浅,荆州之地,四面受敌,曹贼怎会善罢甘休,江东有怎会坐视不理?
刘皇叔虽与我有旧,我亦有投奔之心。
然却不可不为苍梧百姓着想。
我等若此时归附,恐引战火至交州,使我苍梧百姓再陷水深火热之中。
不如先观望局势,待刘皇叔根基稳固,再做打算,方为万全之策。”
众人面面相觑。
有人觉得有理,有人觉得无理,但此府堂之上,大多数人都是吴巨的部下。
自然赞同吴巨的提议,纷纷出言附和:
“吴将军所言极是,不可贸然行事。”
“当以苍梧百姓安危为重,先观望局势为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