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诸葛亮站了起来,将羽扇一挥:
“舍新野樊城两空城,却使汉水以南皆归主公所有!
凭借襄阳天险,与江陵兵马钱粮,足以作为主公之兴业之地!”
刘备只感觉听孔明之言如饮美酒,醍醐灌顶:“原来如此……
那,倘若蔡瑁蒯越死守襄阳,不乘船过江,又当如何?”
诸葛亮自信的摇摇羽扇,呵呵笑道:“无妨,可使文聘将军去一趟襄阳。襄阳之兵,多为文聘部下。
文聘乃忠勇之士,虽忠景升,却不齿蔡蒯。
另有伊藉先生联合襄阳城内心向主公的义士。里应外合,自可帮主公兵不刃血,夺取襄阳。”
刘备恍然意识到,经过诸葛亮的筹划,自己原本的所有劣势都将变为巨大优势。
他激动之余,心中不禁感慨:阿斗所言非虚,这孔明军师真乃神人也!
然而,刘备却不知道,诸葛军师和他说了这么多,也不过是其整个布局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整个布局的真正深远影响,他一个字都没提。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刘备看着诸葛亮亲手绘制的地图,听着诸葛亮讲述着新隆中对,仿佛汉室复兴的宏伟蓝图就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如痴如醉。
……难怪阿斗如此信任相父。
刘备再次深躬一礼,如起誓般郑重道:“先生大恩,备铭记于心。愿拜先生为军师!
此后必以先生之言为圭臬,倾尽全力使先生之策得以施行,令先生之志得以伸张。
愿先生但有所言,备定当从命,绝无敷衍。”
看着刘备真挚无比的眼神,诸葛亮无比感动。
他双手胸前一抱,亦朝刘备深躬下去,一肚子表忠心的话想说出来,可最终却只汇成了三个字:“谢主公……”
刘备含泪而笑,诸葛亮则含笑凝噎,接着都抚掌大笑,执手出了茅屋。
至此,刘备七顾茅庐终得卧龙辅佐。
……
而恰在同一天,曹操于邺城大摆筵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1页 / 共6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