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叔父若死,自己必然失势,待父亲百年,蔡氏若逼,自己亦无命在。
“叔父,这如何是好?”
刘备沉吟道:“我也不知,但贸然前去,正中蔡瑁下怀,我若不去,怕又要被景升兄所忌,唉,真进退维谷也!”
刘琦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叔父托病,我去寻姨父黄承彦代为主持?”
“不可!”
刘备摇摇头:“我若不去,景升兄必生不快,便更落口舌!”
刘琦点点头,他明白叔父的担忧和顾虑。
父亲表面与叔父相交甚密,但从未真正放心过他。
“那该如何是好?”
刘备面色凝重,思索良久:“公子,你可知襄阳城哪个城门外有一檀溪堵住去路?”
刘琦思索片刻,立刻想起:“我记得襄阳西门有一檀溪,对岸有崖,高约数丈,不便通行。”
刘备点点头:“对,就是那里,蔡瑁必逐我到那里,还请大公子先回,在檀溪安排一地,我命云长翼德带二百名军士在那里接应,方得安心去也!”
刘琦点点头:“侄儿明白。”
“还有,当告诉伊藉先生,让其于后厅接应。”
刘琦抱拳道:“叔父请放心,侄儿必然安排得妥妥当当。”
刘备感激的一抱拳:“多谢贤侄!”
刘琦作别刘备,便回去准备了。
刘备将新野交给糜竺孙乾打理,带关羽张飞赵云再往襄阳而去!
他们是去参加秋收大会吗?
那只是顺道。
但在参加丰收大会之前,刘备要三顾茅庐,看能不能在此时请来孔明先生。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几日后,刘备又到隆中,他命赵云带队在山下驻扎。
自己则带着关羽张飞再入卧龙岗,欲请孔明出山。
结果又未见到孔明,茅庐中听小童所言,昨日先生乃去拜访其岳父,不在家中。
又是不在家中?
又是昨日刚刚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7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