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不要担心,拆分对我们的长远发展,是更有利的。
沪江兵工厂太大了,已经超出了合理的管理范围。上个月,因为各车间协调不力,导致20两PCL-181延误交付。”
众人默不作声,有人点头,有人欲言又止。
事实上,兵工厂规模过大的问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只是,一旦拆分,就涉及到人员,资源的再分配,众人心里不由打起了小九九。
片刻后,有人小声问道:“厂长,那具体怎么拆分呀?”
乔汉云把目光投向周博:“你来说说吧!”
周博接过话头:"根据初步方案,我们将按照产品类别进行拆分。火炮、轻武器、装甲车辆、航空装备、导弹系统各自成立独立工厂。每个分厂都将拥有完整的研发、生产和测试体系。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乔汉云看着这些老部下,想起十年前他们一起在这片荒地上建起第一个车间的场景。那时候的沪江兵工厂还只是个修理枪械的小作坊,谁能想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我知道大家一时难以接受,"乔汉云继续说道,"但这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在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就拿坦克车间来说,因为要兼顾其他车间的生产任务,进度一拖再拖。
飞机制造车间的王工突然开口:"厂长,那我们的'轰炸机'项目怎么办?
乔汉云和周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神色。
轰炸机项目是沪江兵工厂目前最重要的机密项目,旨在研发新一代高空高速侦察机。这个项目凝聚了全厂最顶尖的技术力量,也是他们最不愿意割舍的。
"轰炸机项目......"乔汉云沉吟片刻,"将由新成立的航空装备厂继续推进。王工,你将是新厂的负责人。
王工愣住了,他没想到会是这样。其他车间的负责人也开始窃窃私语,显然都在猜测自己未来的去向。
"具体的拆分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周博翻开面前的文件,"接下来一个月,我们要完成所有设备和人员的调配工作。这期间,各车间的生产任务不能停,特别是军方的订单必须按时完成。
乔汉云注意到老马一直低着头,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划着。他知道老马在想什么——火炮车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