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步,是将固态铀转化为气态UF₆(六氟化铀),便于后续分离浓缩。
而浓缩又有三种方法,气体扩散法,离心法,激光法
气体扩散法就是利用铀-238和铀-235的质量差异,让较轻的²³⁵UF₆通过多孔膜更快,提高²³⁵U浓度。
离心法是同样利用质量差异,在高速离心机中分离。
激光法则是利用激光照射铀蒸气,选择性激发铀-235原子或分子,然后进行分离。
浓缩过程并非采用某种单一方法,而是需多级串联,逐步提高铀-235浓度。
整个过程中,离心法是核心流程,同时也是最消耗资源的一步。
别的不说,光是离心机的制造,就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
目前,也只有鹰酱和毛熊掌握了离心机的制造技术。
事实上,在技术换资源时,毛熊曾经想用离心机技术作为筹码和夏国交易,但被周博拒绝。
毕竟周博掌握的事后世的先进离心机,当然不需要毛熊那点技术。
离心机技术又几大难点:
高真空,高转速,高马赫数,强腐蚀,且不可维修性。
离心机在运行时,内部保持高真空状态,以减少空气阻力对离心分离的影响。
同时,为了产生足够的离心力,离心机需要极高的转速,通常要达到每分钟数万转!
这会让内部气体流动速度达到惊人的数值,能接近音速,甚至超音速!
所以设计时,甚至要考虑气体动力学效应。
另外,由于处理的是六氟化铀等腐蚀性气体,离心机的材料需要具有强耐腐蚀性。
在满足上述苛刻要求之后,还没完。
离心机一旦开始运行,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放射性物质的存在,不允许进行停机维修。
对工业设计而言,满足其中一项或许不难。
但要满足所有这些要求,难度系数直线飙升。
同时,离心机是批量生产,不是火箭那样的定制产品。
一个浓缩工厂中,一般会有上万台离心机运转。
巨大产量,加上苛刻的工艺要求,对工业制造水平提出了极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