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的。但在我们农村里,还流行着另一种灯笼可谓是物美价廉的,而且是农村小孩子从小就认识的。叫萝卜灯笼!
那时,临近元宵节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小孩子总是会催着父母买萝卜。一般来说是要选那些头尖底宽的萝卜,这样子做起来的灯笼平稳性才较强。而我们则喜欢到祠堂李伯的田里去挖,挖到合适的就拿回家,不合适的就帮李伯拎回家里,倒也省了李伯的事。不过,我们总是把那些小小的萝卜头拔出来,有时也会让李伯骂的,不过,还好李伯家养了一只小兔子,我们就美其名曰说是要拿给小白兔吃的,李伯也拿我们没办法。我们刚开始是不懂得做萝卜灯笼的,因为要把萝卜挖心嘛。说挖心好像挺血腥的样子,还好萝卜是没有血的。有时一个萝卜灯笼做下来要浪费好几个萝卜呢。看得大人们在旁边心疼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都是跟在父亲旁边学习挖萝卜灯笼的。看着父亲做一次,我们就自己动手。其实本来父亲都已经帮我们做好了,但是我们总是喜欢自己做出来的萝卜灯笼,也许是因为成就感吧?想想那时的成就感比现在可强得多。许是年轻吧?我们选好萝卜以后,是要把萝卜切去一小半,然后再在这个切开的横截面上开刀。一开始可以随意地将“萝卜肉”挖出来,只要不镂破萝卜的外皮就好;一般来说,底部要留多一点“萝卜肉”这样子看起来好看一点。而且还要在底部中间挖一个小坑,可以插入蜡烛的。而灯笼的四周则是要越薄越好,越薄光线越能映照出来,越薄也说明这个做工者越厉害。只是,我们一般总是要经过好多次才能做成一个萝卜灯笼的原因,就是我们通常都为了把它做得薄点,却反而是把灯笼给弄破了。所以挖灯笼的时候,我们总是要找一个比较大的空间,然后最好是不会有人打扰,这样就不怕因为被别人碰到而坏了好事。而且还要很小心很小心地一小刀一小刀一小点一小点地挖,还要注意均匀和薄厚的平均。总之,对于那时的我们,萝卜灯笼是要“雕”的,而且是很难雕的。等到我们将萝卜雕成自己满意的灯笼的时候,再由父亲帮我们拴上一根铁丝,绑上树枝,就大功告成了。
农村的元宵节,其实也不是很隆重,除了祭神摆神坛之外,就是烧瓦窑,游灯。祭神摆神坛就该是老人家还有家庭主妇们的事情,而烧瓦窑则是当家男人还有年轻人的玩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