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卖淫嫖娼罚款也是这个价”观众一片哄笑,竟有人连声叫好,这笑声的背后,可否有演员的泪光闪烁?
规定自有规定的理由,确实有些语言和肢体表演几近下流,但是我们反感反对的同时,是否想过组成一个正规的创作班子,使之幽默的更有品位一些呢,使之更加“专业更加职业化”呢。这样的二人转我想也不是东北人的初衷,也不是本山老师的初衷。
现在东北人不怎么愿说二人转代表了东北风情了,二人转在东北人眼里,既爱之入骨,又通彻心扉,爱是恨的根源,二人转如果象以前那样单一地载歌载舞,是否会受到现代人的欢迎呢,也许这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吧,有些“涉黄”的段子既然在短信里网络中大行其道,那么在二人转舞台上冠冕堂皇地登场,也不是偶然的,只是需要再规范些,再含蓄些,文明的幽默再多些而已,但是这些需要观众和演员的共同努力,我想,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其实二人转早已今非昔比,它成了一种亦歌亦舞亦话亦杂的表演形式,复杂多样,而且技术含量也高,演起来颇费心力,歌唱演员可以只会唱歌,舞蹈演员可以只会跳舞,而二人转演员可要会的庞杂的多,还要做出相应的牺牲,形象上的,精神上的,甚至人格上的,难道不是吗,当你开怀大笑的时候,可否想到过表演的艰难和他们从一开始到成为名角的心理变化,我们责难嘲笑的同时,为什么不怀有一颗悲闵的心呢。二人转的起因是在民间,在很久以前最初闯关东的底层人中间流传起来的,那时侯闯关东的人大都是男性,在寒冷漫长的冬季,思念家乡,思念妻儿,毫无办法之余,也只好图个口舌之娱。
下面的表演也基本上如出一辙,无非是喧哗取宠迎合观众,我只是暗为女演员可惜,她们在舞台上的豪放表演实在不敢恭维。
散场了,人群熙熙攘攘懒懒散散地走出来,借着灯光我又看了一下这些人,我开始终于明白网友的忠告了,二人转看来真的是底层人(原谅我的用词吧,我实在没有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群人)看的,我朋友的脸上似乎也有些迷茫,看来,这也不是他想象中的二人转。
可是,不管我们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