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运转。
不仅如此,便连电网规模也在扩大。
有五名克隆体组成电工队伍,专门负责电网的维护与扩展。
他们拿着来自电线厂生产的铜线,如同蜘蛛织网一般,将密密麻麻的线路从原有电网上向外延伸,然后,又有一台台新的用电设备接入到了电网之中。
闲置的那些拖拉机也终于等来了驾驶员。克隆体们开着它们,在不同的矿山与基地这里来回穿梭,将一车车李青松急需的矿产运了回来。
原本虽然忙碌,但整体仍旧显得冷清的洛神星基地,伴随着更多克隆体们的加入,终于有了一点热闹的气象。
甚至于,就算李青松将其余设备的工人缺口全部补齐,都仍旧有30余个克隆体空闲了下来。
“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随之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
没办法,他就见不得人闲着。
现阶段,基础工业的“骨架”已经搭建完毕,初步有了冶金、铸造、能源、化工等分类,但仍旧十分粗糙简陋。
就像能源工业那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几台蒸汽发电机而已。
冶金工业那里,更是只有二十来个简陋高炉,年产各种金属加起来,也只有两千来吨的样子。
必须要进一步的专业化与细化。就比如炼钢,就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钢材的冶炼,譬如低温钢、耐高温钢、耐腐蚀钢、碳素钢之类。
唯有细分,产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金属加工、化工,甚至于种植基地都同样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