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旁边的北宫门,后来延线由西直门发。它途经东北旺。
当年,我写穹庐时,曾有人问我,穹庐在哪里?我总是笑而不语;或者滑头的说,穹庐在我心中。
穹庐在哪里?其实,穹庐就在东北旺村里。
关于东北旺村子的历史我没有考证过,不知道它名字的由来。当年,我们几个朋友围着电饭锅涮火锅时,曾经有过这样的猜想:东北旺不远处有个百旺山,百旺山上有个望儿台,据说北宋时期杨家将在这里和大辽元帅韩昌交战,佘太君就站在望儿台上观战。战场应该有两个地方,一个在山东北,一个在山的西北,于是有了东北望与西北望。后来,朝代更替,语意转变,就成了东北旺与西北旺两个村子。在两个村子不远处是韩昌即韩延寿的驻军处,这个村子现在叫做韩家川。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没有根据的,是饭后谈资而已。
如果你看片子仔细的话,应该看到老孙追车时后面的背景,那应该是2003年或者2004年冬天东北旺一角的样子。是时,拆迁工作已经开始,那个地方原来的建筑已成废墟,如今野草荒芜。那个黑色的小型灰色建筑物是厕所,它正对这一条东西走向的路。那条路,原来刚来北京时它破烂不堪,一下雨就变成了一条泥河,后来,搬迁工作逐步完成,路向北拓宽了。只是原来两边挺拔的白杨,剩下了南边一排,在夏天依旧葱郁茂盛的生长。原来两排白杨高耸的,就如电影里车向前开时,窗外的风景。现在电影的里的风景现实中还在,而我记忆里的风景永远成为过去。
再次走在这条走过三四年的路,感觉依旧如回穹庐,温馨而踏实。可是,我知道路的尽头再也没有了穹庐。果其不然,走过楼群,前面出现的是一片破碎的瓦砾,空旷而苍茫连着西北的百旺山隐约如齿的山影。这片瓦砾之上,曾经聚集着很多人,土著的、漂泊的、流浪的,这些人已经从城市的这个角落涌进另一个角落,如潮水退去,沙滩渺无人迹。这里曾经的过客,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每个人都是一部书,每个人都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只不过没有高手去裁剪他们。于是,这些人物都成了默默消失的凡人,化成尘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