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差了一些。
还剩下的韦嘉鸿、日野康仁、麦克马兰和高尔斯他们四人,更加需要时间来沉淀。
只不过,科研这件事,很多人十年都未必能够有所成就。
拿奖的话,更是需要讲究运气,而不仅仅只是实力。
八六年的时候,菲尔兹奖大热门分别是阿兰孔涅、让布尔盖恩、西蒙唐纳森、弗拉基米尔菲尔德、怀尔斯、约克兹、杨念真他们七人,以及王多鱼。
八位最有实力的候选人竞争四枚奖牌,可想而知竞争有多么激烈了。
如果运气好的话,比如五十年代,几乎那几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仅有两名数学家拿奖。
八十年代已经举办了两届,八三年和八六年,这两届的菲尔兹奖竞争都非常激烈。
明年又来新一届的大会,但竞争依然十分激烈。
所以说,干科研的话,实力只是入场券,运气也必不可少。
比如说阿兰孔涅,差一点,他就没有拿到菲尔兹奖。
王多鱼的这些学生,全都是天资聪颖的人,但奈何他们都太早遇到王多鱼了。
并且王多鱼也太年轻了,导致最近这两届,王多鱼都跟他的学生一起竞争菲尔兹奖了。
不管是高尔斯,还是韦嘉鸿,他们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奈何,这世界上天才太多了。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了四月中旬。
正在办公桌忙活自己事情的王多鱼,接到了吕彦规打过来的电话。
“来京城一趟吧!”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