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人生大事
汉中再美好,风景也更抚人心,萧砚挂念的却还是中原及北地,故在南郑犒赏完入蜀的全军后,就开始班师回朝。
从七月下成都,到八月回师,满打满算萧砚只在成都逗留了不到十余日,蜀国的军政他过问的也并不算多,彼时天策府的属官们还没抵达,随军的大部分都是武夫,就靠这些人显然顾不过来,只需留下驻军,其他诸事可交给天策府智囊团们来布局。
自然,会有夜不收留下来负责配合朝廷行事,同时组建千户所以供萧砚掌控川蜀,这条属于暗线。
驻军在剑阁的是神策军,都指挥使为史弘肇,此军新成不过四个月,战力并不算强,唯一一场战事,也只是两月前在轘辕关阻遏了一下从华州向南的感化军。但此军的忠诚度很高,且蜀地的精锐都已被萧砚迁往中原,只留这一军控扼剑阁关,以待今后与其他中央军轮戍。这便是明线。
萧砚并不与归德军主力一并离开,后者会在余仲和李思安的统率下走水路直返汴京,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路途与时间,而大批旧蜀臣僚与被迁往中原的蜀地军民都会一起出发。
而萧砚则带着此行最重要的俘虏王建与些许骑兵经陈仓道入岐,来时走的傥骆道虽比起陈仓道来可以节省两百多里路程,但很难通行,需频繁跨越河流,栈道易被洪水冲毁,且还要翻越秦岭主峰,沿途人烟稀少,补给困难。
军事急行或隐秘行动萧砚自然选择傥骆道,可寻常行路,自会选择沿途有拦马墙、驿站、行道树等完备设施的陈仓道。
归德军步骑满载而行,从夔州、江陵调来了近千条舟船用以运载,就算是顺流而下,等他们回到汴京,起码也要一个月后。
萧砚一行便简单的多了,几乎没有大行李,更没有什么仪仗,八月初几从南郑出发,因为道路相对平缓,只十日就已抵达青泥岭,这还是在沿途不断有入蜀梁朝官员来拜见的情况下耽误了行程,不然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