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仲出声询问:“大王可是要利用定军山围堵王宗弼,使其无法驰援南郑?”
“是、或不是。”萧砚道:“待王宗弼领兵出百牢关过定军山,我军两部配合,可将其围歼。王宗弼若不敢战,有定军山堵其后路,其人只能北走,我军即可占据百牢关,沿着大道长驱南下扫荡利州全境,进而直接攻占剑阁关!”
顿时有几个将领面面相觑,神情紧张。
诸将都围在左右,凑的很近,萧砚很清楚便能看出众人的神色,看起来,不少人都多少有些疑惑。
不过萧砚打赢了诸次大战,在军中的威信达到了无法想象的高度,如今又是宋王、天策上将、拥立新君的唯一权臣,整个大梁军政都由他一言决策,所以向来没人会质疑他的决策。
不过李思安仗着自己头铁,还是开口道:“上将军,为何不聚全部兵马攻占南郑?只要打下了南郑,擒了王建,器械粮草什么都不缺,蜀军能拿我们如何?还能依托南郑打援。”
这个时候倒没人会嫌李思安竟敢顶撞萧砚,归德军上下将领也从未觉得这厮居然还挺顺眼,此时李思安也显然是问出了大部分人心中的问题。
萧砚回顾左右,遂开口道:“我此次突袭汉中,不过只择选了归德军与侍卫亲军中的精锐兵马,过傥骆道至此,不过只有七千人可用,沿途还累死了近千匹驮马。七千配备了马匹的兵马,看起来不少,也足以依仗机动之利横扫整个汉中,然我军毕竟属于孤军深入。不论南北,蜀军都有十数万大军围堵。此番若能生擒王建,自然可让蜀国投鼠忌器,但王建在成都亦留有太子,成都的蜀国朝廷也不大见得会因为皇帝被擒,就放弃北面王宗侃的近十万大军。”
他道:“倚靠南郑,凭借我军锋锐,确能将蜀国的援兵打掉,我也毫不怀疑我军将士可以坚守很久。但如此一来,若成都朝廷想要鱼死网破,让南北两面都不断增兵南郑,直到一方的兵力被彻底耗尽,那本王何必不在正面战场上与王宗侃展开会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