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朝中是谁要兵变角力,还是哪方诸侯打了进来,百姓所求,都不过安稳二字。
百姓们自然只是索求平安,也只能有这些心思,在这个杀人如割草不闻声的世道,执刀的武夫就是最顶端的绝对统治者,人命在他们眼中,贱如草芥。
但身在朝局中的大梁臣僚,尤其是文人辈,对于这场突然引发的乱事,却是心情更加复杂。
唐末以来的文人,向来随波逐流几无话语权,虽然凭着他们的见识,可以敏锐觉察出这是一场宋王与中枢大将乃至藩镇间的角力之争,但今夜到底真是禁军得势,宋王败退?还是宋王又在行险事引政敌入局?
不过对他们而言,不管是宋王倒台还是藩镇入主朝廷,其实都并无太大的差异,都是武夫掌权,能有什么差别?
可细思下来,真的没差别吗?
宋王萧砚筹建天策府,其中文士辈就占了将近七成,尽得萧砚高官厚禄养之,不说被萧砚依为臂膀的冯道、韩延徽二人,就是下面品阶并不算高的郑钰等人,也尽得萧砚礼待。
虽说天策府中的文士不一定会被萧砚麾下所有将卒都尊重,但起码不会如同朝野其他文人般,动辄就被同阶甚至低好几级的武人指着鼻子辱骂,便是在议事时被喝斥打骂,也都是平常事。
而文人墨客几十上百年来都过惯了受武夫压制鄙夷唾弃的日子,在这种政局不稳、兵变事起时,在武夫面前卑贱不如狗都算是待遇好的了,正常来说,只要政局一乱,让大头兵们走到台前来,那定然就有一大批文人被报复似的突突干净。
故两月来,萧砚虽并没有太大的举措和政策下发,但还是隐隐让心思活络的文人们看出了萧砚似有要追求文武平衡的影子,不说其他,既然都是武夫上位掌权,至少萧砚看起来还算是一个理智的人,晓得要让文武不可太过割裂,就算在天策府现在依然是以武为尊,但起码也能让大家看见一个盼头不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