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说到这里,高振东补充道:“我刚才还没有说完,要说纯的化学侵蚀,也是有的,fe和炉衬中的杂质反应,是化学侵蚀,而要说最大的化学侵蚀,是镁碳砖里的碳。”
“镁碳砖里的碳不就是用来抑制氧化反应的嘛?”同志们有些不解。
高振东点点头:“没错,但是碳含量过高,也不是好事。碳在这个过程中是会被氧化脱碳的,如果碳含量过高,脱碳后就会造成炉衬材料疏松进而剥落。”
终于开始进入炉衬材料的领域了,同志们一阵激动,无论如何说,炉衬材料是改进这个事情最重要的基础。
“那这个到底怎么确定才好?”范厂长替同志们问出了一句最重要的话。
高振东站起身来:“我给你们设计一套耐火材料吧。”
他决定直接给答案,主要是材料学领域有些扯淡的是,很多时候只能靠穷举试错,所以跳过过程直接给答案,并不太会造成研究环节缺失导致同志们基础不牢的情况,毕竟等到搞下一个材料,还是得继续穷举试错。
至于可能带来一点点基础数据积累、工作经验增加之类的影响,在高振东看来都没有尽快解决钢铁产量问题来得重要。
他的话让同志们一阵恍惚,高总工不是擅长钢铁嘛?这东西和钢铁可没什么关系。
说到这个,东北碳研院、1761所、十二机部可就有话说了,谁说他只擅长钢铁的。
但是不管同志们如何惊讶,总之高振东能直接给答案,还是让他们喜出望外。时间,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时间!
高振东在黑板上开始写下这套内衬材料的工艺,这是1978年,由京城钢铁厂自己创造的新炉龄纪录所用的技术,在来历上好像没有21世纪的技术那么高级和先进,但是这是最符合这个年代的技术工艺,因为时间比较近,但是效果却很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