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此时的国际主流氧气顶吹转炉水平,炉龄已经高达500~800炉,简单来说可以炼这么多炉钢才需要进行较大动作的检修更换,这可就是钱呐。
高振东摇摇头:“第一台嘛,重要的是有没有,周期长那么几分钟十分钟不是大事,炉龄低一点也没什么大问题,重要的是你们这个1200方/小时的供氧机,可算是一举解决了转炉的炼钢气体来源问题。”
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流派,转炉炼钢都少不了一个东西——大量的氧气,这可不是拿个氧气袋挤一挤就能解决问题的。
说到这个,范厂长倒是颇为自得,他们也有资格自得:“嗯,这个东西我们也费了不少功夫,氧气浓度99.5%,替代空气之后,使氮含量下降到0.002%以下,能显著提升钢材韧性。”
高振东这边,在复现钢铁材料手册中的材料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类似的用氧气替代空气的手段,但是那都是试验设备,产量小,技术也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而京钢厂的同志搞的这个,是具备工业化生产能力的。
“总体来说,我们这个炉存在氧气用量偏高、炉龄低、周期略长、自动化程度不足四大问题,还是有很多改进空间。”
范厂长对自家的东西,情况可谓滚瓜烂熟,总结非常全面。
高振东想了想,相比把转炉用起来、用好,其他改进一时间倒也不是特别急,而且这些事情可以同步进行。
“那我们先不说我准备干什么,我们先讨论讨论你们这个炉这几个问题吧,如果有结果,你们回去还能在搞我的事情的同时,把现在这个炉子改进一下,至少让其他厂子,先把转炉用起来,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
转炉30分钟左右的炼钢时间,就算我们这台是40分钟,那比起平炉的几个小时,也是极为巨大的进步,时间就是产量。
“那太好了!”范厂长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个炉子的问题,让他们也是彻夜难眠,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