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坦克,也是一辆48,但是型号比较老,装甲并未加强。法老国的敌人武器来源比较杂,大型号虽然比较统一,但是子型号就有些五八门了。
至于后来诸如6日战争等战争过后,他们的敌人甚至成建制的装备上了t-54/55甚至还自己改进了一把这种丢脸的事情,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即便如此,这种坦克的正面也不是25炮能对付的。最薄的地方厚度75以上还带倾角,这对于25炮来说实在是过于吃力。
我们的同志实际上也没抱有多大希望,只是想着来都来了。而且他们也带着一个任务来的——当归省的装甲力量,甚至连4谢尔曼都很少。
他们成建制的装甲力量,是300辆24、400辆18、550~700辆41(其中150辆在60年代获得)。
其中24和41,都是轻坦克,前者在半岛之战前半段,被北半岛的t34爆锤,装甲厚度12~38毫米。后者火炮更好但是更脆,12~32毫米。
至于18,就更脆,这货是个坦歼,装甲5~25毫米。
虽然这些装甲都带倾角,但是依然都在这门25炮的打击能力范围之内。3545度的穿甲能力可不是吃素的,这些坦克受限于体型和发动机,装甲再怎么挣扎,也是上不去的,他们和bd-63之间,处于一种互穿的状态,以bd-63的定位来说,已经非常的完美。
而这一次,我们就是想顺便试试,这门25炮加上钨芯脱壳穿甲弹,能对4这个级别的坦克造成多大的威胁。
毕竟料敌从宽,敌人是可能获得加强的。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真要是有事,一定有敌对势力会加强他们。
而他们在十年内,能获得的坦克加强,大概率是4或者48,这两者之间的装甲区别其实不大。事实上,当归省的确是于1973年获得了一批-48a1。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