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工倒是没什么出格的想法,就是单纯的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对于技术的好奇心而已。
他的折磨很快就结束了,高振东拿出来另外一份材料。
“那一份,是给你们学习理论用的,但是你们也不能只是学习理论,真正落地的实事还是要齐头并进的,这才是你们接下来要做的实际工作。”
柴工惊喜的从高振东手里接过材料来,上面就两个章节。
第一个是“光纤的制备”。
这让柴工惊喜中又有失落,这东西都搞了,那我们也没什么好搞的了啊。
不过仔细一看,又产生了一种开心里带着担心的情绪。这让他差点想给自己一个大耳刮子,你特么毛病吧你。
这部分材料里,并没有说光纤制造的具体的东西,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一些制造的边界条件,比如包层和内芯的外内尺寸比,可能的拉力强度等等。
但是让他最高兴的是,这部分通过计算,揭示了一个他最担心的问题:尺寸公差。
光纤的直径是非常小的,在这个尺度上,尺寸公差的控制会变得非常困难,但是这部分研究,就解决了一个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随着光纤直径的减小,尺寸公差变得不太关键。
就这一句话,就能拯救负责光纤制造工艺的同志头上大把的头发!
不用刻意去将公差控制在一个苛刻的范围内,但凡是搞制造工艺的同志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什么叫指导?什么叫引路?这就是!
“高总工,这个尺寸公差的结论,是真的?”不是不相信高振东,而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