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不知该不该为青海湖高兴,头一个念头就是担心青海湖禁不禁得起人的逍遥。
六年前的青海湖畔,人留下的印迹实在不多。那次我们的车环着湖跑了三四个小时也不见尽头,最后我怀疑车在做圆周运动。湖怎能像海一样无边无捱的旷大?这么大的水面该有权利澎湃、生动一点了吧,湖却沉静坦诚地像面镜子,让你忘却了水还有波澜。青海湖水之蓝,是我从未见过的干净和通透。按说这种色调该是光华四射的,可湖水敛得恰到好处,温润舒展、不事张扬。远观养目,近赏清神。我曾“妒忌”文友为此情此景在在那遥远的地方用到了“隐忍”一词,也就是这个词打击了我当时再为青海湖为文的热情。现在想来,青海湖举重若轻的涵养也只有这个词能概括一二。
“禁不禁得住人的逍遥”不是指担心青海湖的孱弱,而是以心品心的疑虑。
青海湖海拔较高,整个湖面光洁地紧绷着微微鼓起。蓝天白云下,波光潋滟恰如微凸的一块蓝宝石。物理学上水表层有张力之说的,除了这些科学,我想生命的盈旺和精神上的充沛也是湖水表面上纹丝不动,却无处不流露出蒸腾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青海湖有多种景象:草原、沙漠,还有海拔低处不多的森林。草地是湖畔主要的植被。草皮一旦遭破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不少人醉心的湖光沙岛之景。盈盈欲滴的青海湖中冷不丁地突兀几块沙岛,以及沙岛外的湖面上连辍着的道道沙渠,是草皮遭破坏后逐渐演变的自然景观。也许是几百年形成的,也许是几十年,还可能是几年内的苍海桑田之变。现在青海湖的蓝韵与涵养也许就是浓缩了过去更辽阔水面的精华与波折才沉积、总结下来的,也是随时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变化的。这些都是青海湖脆弱和坚强两种秉性同时存在的证明。
雨水充足时,青海湖是大片的蓝波和大片的绿草,只鲜亮不明媚。只有黄澄澄的油菜花张开时,蓝、黄、绿大片的调色板才调得出青海湖浓浓的鲜亮和明媚来。青海湖是油菜花一族花期最迟的地方,一拖就将花期拖到了夏季。不怪它们,同人一样,这是植物的高原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