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去泾源县的荷花沟与老龙潭,途经六盘山.
泾源县是块宝地,她得天独厚把西北的旷达与江南的灵秀融为一体。
沿途的山正应了中国泼墨山水画的特点,浓得郁,淡得爽。山脉的走势绝对的柔和,给人一种想顺着那山脉的走势轻抚一下的感觉。远处连绵着的山群像是笼着一层绿色的纱,我又想用手拂开这层纱去看看山的本色了。
空气出奇的润,不知是我们行得早赶上了晚去的露水,还是昨夜的拍窗雨的原故,或许是大自然赋于山之灵秀,山给人的回报吧!
随着车行,视野渐渐开阔起来。依山的层层梯田像是一个个立体的涟漪。在油油的田野波纹中一层层、一层层地荡开了,又如一弯弯呈曲线形的五线谱在山的胸襟中展示蕴藏着的欢快跳动的音符.
车行驶在这个氛围中,也显得格外轻松,犹如一匹年轻、健壮的马儿奔跑在向往以久的大草原上。车的鸣声宏亮而清脆,就连车窗哗啦啦的颠簸声都似很合节奏,像是梯田五线谱音符外的和声伴奏。呵!天地万物原来竟是一首动人的交响乐。
绿的梯田中有了劳作着的人,郁的山垅中出现了移动着的羊群与牛儿,多了几分恰到好处的灵动,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一匹独立着的马,昂首傲立在山坡最高处,遥望远方,思念着自己的骑手,生灵该是交响乐中最动听的音符吧!
车前行,六盘山在望。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多次读诵过毛老人家的“清平乐·六盘山”这次是在六盘山巅读此诗,才真正感受到巍巍山河与伟人的胸襟相互呼应的气魄,体会到了诗人磅礴的气势、战斗的豪情与刚健的笔锋。大而阔的视野结合了大而阔的胸襟,伟大磅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