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跪下,额头响亮地砸向地面:“在下冒昧恳请公主,以折桂阁的名望,在民间推广此书!”
这话一出,连一直盯着公主帷帐,走神走到蓬莱岛的程俭都有些意外。
大魏朝开科举之后,民间的私塾学堂,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饶是如此,官方兴办的国子监、太学、乡学等,依旧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在教材上,民间唯官方马首是瞻,通行的是由国子监主导编写的《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全书,深受骈俪体的影响,依照平水韵用四言对仗句写成,内容上多选自史传轶事和名人典故。程俭以前在杨家读书时,当然也学过它。拿他一个幼童的眼光来看,除了聱牙,还是聱牙。
后来他大了一点,张羡钓再给他讲解了一遍,他才体会到这本书的好处。但那是张羡钓,仗着他的见识和口才,死人都能给说活了,讲什么不吸引人?
杜凡长跪着不肯起身,一口气说道:“殿下,《龙文鞭影》固然经典,但编写时,面向的是国子监生徒,并不完全适合平民家的孩子。他们往往基础欠佳,教材上的内容也有些脱离实际…”
他此番措辞严谨,态度亦十分谦卑。但全国书塾千千万,官学本来在数量上就已敌不过私学,改换教材更不是小事。要是往大了说,此举无疑是种对官学话语权的挑战。
今日与会者,不乏官学出身的举子和官员。有人当即维护道:“杜兄,你这话就说得有意思了。《龙文鞭影》可是在开国宰相卢照义那里过了明验,得到他的称赞,之后才在各级别官学推行沿用的。莫非宰相大人的眼光还不如你咯?”
杜凡好像有些着急,笔挺挺地跪着,只脑袋转朝那人说话的方向:“在、在下,不是,这个意思…”
程俭不由得皱眉。他本是没心情参与这场论战的,但他一路和杜凡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