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波士顿的空气里开始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秋意,吹散了盛夏最后的黏腻。量子结构材料实验室里持续一个多月的鏖战终于告一段落,数据模型初步稳定,如同完成了一次在原子尺度上的精密围剿。
白予澈站在巨大的玻璃窗前,望着窗外被切割得棱角分明的建筑群,感受着久违的、属于项目里程碑式的阶段性松弛。但这松弛,如同漂浮在深海上的薄冰,很快就会被即将到来的、返回纽约的旅程所带来的沉重预期压碎。
他拿起手机,指尖悬停在那个熟悉的名字上方。一个被他置顶,却每次点开前都需要深吸一口气的名字——挚爱的汐汐。
例行的周末“回纽约”从她来波士顿第二周开始。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如同精密编排、却又充满不确定性的仪式。他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时出现在她身边的
Dante,而是成了某种……更接近于按时应召的特殊服务提供者。每周五晚固定飞回,周日晚再离开。能否成行,甚至取决于她那难以捉摸的“恩准”。有时,一条冷冰冰的“这周别回来”,就能将他所有的安排与微薄的期待冻结在原地。
自身份曝光后的这两个多月,他们的相处模式在一种冰冷的、心照不宣的默契下逐渐固化。他像一个高权限但时刻处于观察期的系统修复程序,小心翼翼地运行着,试图弥补那个由“白予澈”这个身份带来的、几乎是毁灭性的系统崩溃。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他的超级大脑反复运算,评估风险,选择最低损害、最能让她“满意”——或者说,最不让她“厌恶”的方案。而程汐,则是那个手握最终解释权和生杀大权的管理员,用她的情绪、她的反应,来决定他存在的形式和待遇。
通过这段时间的、近乎病态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他甚至在私人加密日志里建立了新的分类标签,一个升级版的、关于身份曝光后她行为逻辑的数据库。
他发现——当她的事业,那个倾注了她无数心血的
Eh
项目,进展顺利,取得突破时,她在床上会展现出一种近乎……渴求的激烈。那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