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一瘸一拐走上前来,正是跛奴。
他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大夏建筑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四合院为例,四方围合,秩序井然,体现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传统观念,这是对家族伦理的尊崇。园林建筑更是巧夺天工,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无限意境,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体现。北狄建筑虽高大实用,却缺少这份文化的沉淀与传承。”
全场沸腾,众人纷纷鼓掌欢呼,他们都知道这个瘸腿老头是齐风的仆人,一个仆人尚且有如此见识,更何况是齐风呢?
这是齐风没有出场,而所有人看向齐风的眼神中满是敬仰。
郑崇儒脸色铁青,看着自己的党羽接连被反驳,再也按捺不住,亲自上前一步,恶狠狠地盯着齐风,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抽搐:“齐风殿下,大夏文化传承至今,早已是弊病丛生。就说这礼教,诸多繁文缛节,束缚人性,哪里比得上北狄的自由洒脱?”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这样就能增加自己话语的力量。
齐风神色平静,眼中却透着自信,他不紧不慢地开口:“郑先生,大夏礼教绝非束缚人性,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礼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试问,若人人都抛开礼教,肆意妄为,这天下岂不是要陷入混乱?北狄所谓的自由洒脱,不过是无规矩的散漫。在大夏,尊老爱幼、尊师重道是礼教的体现,人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互敬互爱,社会方能长治久安。”
郑崇儒被齐风这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噎得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他咬了咬牙,又道:“那大夏的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对国家的发展有何益处?哪比得上北狄重视武力,培养出的勇士能保家卫国!”
齐风轻轻一笑,目光扫视全场,然后高声说道:“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为国家广纳贤才。古往今来,多少寒门子弟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为大夏的繁荣贡献力量。房玄龄、杜如晦,皆是科举出身,他们辅佐太宗皇帝开创贞观盛世,成就千古佳话。科举培养的是治国理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9页 / 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