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司和钱庄不过是从旧有体系中独立出来的部门,由倪元璐和张名振掌管,足以胜任。但市舶司不同,这是全新的领域,且牵涉甚广。朕计划先在天津、松江、漳州、福州四府试点,那些地方走私商贾成群,过去他们或许与朝廷井水不犯河水,但自今日起,便是敌我之分了。”
朱慈烺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有力道:“虽然有水师护航,表面上只是设立牌照、稽查货物,但背后涉及的利益和风险非同小可。将这件事交给旁人,朕断然无法放心,只能由你亲自经手。而至于户部的事务,反倒可以交由你的下属代管。”
郑鸿逵听着这些话,表面镇定如常,心中却掀起了波澜,他不得不佩服朱慈烺的深谋远虑,也暗自懊恼自己的盘算被一眼识破。他清楚,市舶司、工商司和钱庄这些新设机构表面分工明确,但若能将它们串联掌控,便意味着一手握住了海贸与内陆经济的命脉。
然而,朱慈烺明显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发生,尤其是落入他郑家手中。所以,李家也至关重要。
朱慈烺并未直接挑明自己的怀疑,但他的态度已然昭然若揭。他认为郑鸿逵有意通过表面的分权安排,实则逐步将三大机构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而这样的局势他绝不会容忍。
“郑卿。”朱慈烺语气中隐隐多了一丝寒意道:“朕知道你一向办事干练,但此番布局过于明显。朝廷新政刚刚推行,内外平衡尚未稳固,你要清楚,朕对你有信任。”
李霄林一怔,连忙拱手道:“微臣绝不敢有半分逾越之意,愿为陛下分忧,尽心竭力。”
“希望如此。”朱慈烺轻叹一声,语气略有缓和,他看着窗外天色渐暗,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而后缓缓道:“市舶司虽由你来协助管理,但各地官吏的任用与监督,朕会另派心腹负责。这不仅是为防范李卿的权力过度集中,更是为大明未来的长治久安着想。”
郑鸿逵点头称是,心中却感到一阵隐隐的不安。他清楚,这并非朱慈烺对他的不信任,而是帝王心术的必然选择,朱慈烺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