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兵马,这些士兵拥有着相对精良的兵甲和武器,在这支庞大的军队中,堪称是支撑战斗力的核心。
与此同时,洪旭在华安城内积攒了大量的粮草,而随着郑鸿逵图谋不轨的消息传出后,洪旭便开始加强了城墙的防御,强征了不少民夫修补加固城池。对于他而言,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面对可能到来的大战。
毕竟,华安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若是能稳住这里一段时间,凭借地势的优势,守住这座城池也并非不可能。只要能够借此时间,找到反攻的机会,或者进行有效的撤退,洪旭便能够保持自己的生还希望。
然而,形势依然复杂且充满变数。郑鸿逵的主力大军正在被郑芝龙拖延在闽西,短时间内无法前来支援,这让洪旭看似在短期内占据了主动。
但张名振若是带领大军全力而来,华安的防线恐怕难以支撑太久,洪旭就算是在这里做出顽强抵抗,最终被突破的可能性极大。
洪旭知道,自己绝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华安的防守上,他并没有为“为了大业献身”的高尚情操做好准备,早已为自己留足了灵活应对的后路。
与此同时,郑军的斥候可不是什么吃干饭的角色,洪旭依靠这些人已经打探到了一些关于明军的情报,了解了敌人北上的主力大致情况。
郑鸿逵的军队已经反正,原本郑军派出的支援力量不过两千兵马,加起来也仅仅三千余人,这些兵力虽然看似不弱,但也仅仅是针对一部分敌军的应对之策。
而漳北的高山大川错综复杂,地势险要,山川阻隔,他又熟悉这一带的地理环境,这无疑让洪旭占据了地形的优势。
在这种局势下,洪旭心中升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为何不主动出击?或许能在这场较量中占得先机,给明军造成沉重的打击。但这风险太大了,虽然洪旭此时手握华安的防守优势,而郑鸿逵的人数虽少,却仍不可小觑。
郑鸿逵若进攻城池,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