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后排则是包衣兵的主力,包括弓弩手、长枪手和刀盾手,他们的任务是通过远程攻击和近战支援来消耗敌军的力量。
此外,还有一些手持火器的包衣兵被指派到两翼,负责骚扰并挑衅敌军阵线。这一策略的目的是引诱敌人攻击自己的侧翼,从而暴露敌人的弱点。尽管这些包衣兵并非精锐,但他们在赫尔木的指挥下,迅速整队,步伐一致地朝着明军阵地逼近。
远远望去,赫尔木指挥的包衣兵步伐整齐、队形严密,仿佛一台缓缓推进的战车。随着包衣兵队伍的推进,明军的阵地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他们静静地站在原地,似乎在等待着包衣兵更加接近,才准备展开反击。
尽管清军的挑战越来越近,且阵形逐渐压迫到他们的防线,但明军并未急于行动。面对清军的兵力,他们必须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才能一击制敌,一旦清军进入射程,便是他们反击的最佳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衣兵的阵列逐渐接近了明军的防线。赫尔木心中也清楚,战争的节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明军的沉默或许意味着他们在等待某种机会。
而他所能做的,便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消耗明军的体力与弓弩弹药,为下一步的突击铺平道路。
当清军推进至距离明军军阵约一百二十步的距离时,战场上的气氛突然紧张了起来。随着清军的阵型渐渐逼近,明军的旗帜猛然开始摇动,战鼓和军号声随即响彻云霄,随着鼓声的响起,明军阵中士兵们紧张地调整阵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击。
就在这一瞬间,清军的进攻阵型也开始显现出他们的战术意图。作为清军的先锋,盾牌手们顶着烈日,坚定地前行,他们的步伐如同机器般协调一致。
随着他们的推进,火枪手们的身影逐渐显现,数百支火枪从盾牌的缝隙中露出,枪口如黑洞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清军的指挥官赫尔木清楚地知道,面对明军的火力,他们必须稳扎稳打,不容有失。经过多年的战争经验积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