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后迅速扎营布阵,开始与清军展开对峙。
这种局面,无疑给洛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明清两军在娘娘宫城外的对峙,并非简单的阵地战,而是充满了杀机的较量。
虽然双方的兵力看似相当,但实际上,这是一场耐心的较量,谁能忍得住,谁就能最终胜出。
而战争的主动权,似乎完全掌握在李霄林一方手中。
洛尔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消灭这支明军的回兵,才能为多尔衮的大营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李霄林所需要的不过是拖住他们,拖延清军的进攻步伐,直至等待外部支援。这种策略虽然消耗时间,但却具有极大的耐性和灵活性。
双方的将领都在等待对方出错,错失良机,这场看似均势的对峙,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双方都在考验彼此的耐心和决断力。
而就在双方在娘娘宫城外的对峙如火如荼进行时,战争的另一端,也即清河沿线的战局也开始了剧变。
作为清军主力之一的多尔衮,在长时间的对峙后,终于也难以忍受内心的焦躁。
在这场长时间的消耗战中,他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困局,明军虽然不敢轻易进攻,但他们却在消耗着清军的耐心。
清军的士气逐渐低落,后勤供给也因为长时间的对峙而变得吃紧。
与此同时,明军的回援和增援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若再拖延下去,明军的援军必然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多尔衮的焦虑逐渐显现出来,面对明军越来越强大的压力,他感到了自己的战略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为了尽早取得胜利,他仓促地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提前发动进攻,试图用速度和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