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尽管如此,明军依然顽强地阻滞着清军骑兵的推进,直到陈福亲自带领骑兵赶到东面战场。
此时,战场的局面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
清河东岸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东侧那道南北走向的山岗以西,近七里之远,东西跨度接近九里的辽阔战场上,陈福与马宝正带领近万明军与清军激烈交战。
与此同时,林昌峰与常登贵也各自率领兵力近五千的部队与清军交战,整个战局异常复杂,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根本没有办法抽出兵力支援其他战线。
马宝与林昌峰的部队,虽在与清军的遭遇战中屡次发动反突袭,但由于兵力的劣势,反突袭的效果极为有限。
直至陈福与常登贵的部队加入战场,明军才勉强将局势拖入平衡。
但即便如此,双方的战斗依旧陷入了胶着状态,局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若是这种相持态势能够持续下去,等到步兵战兵、火器营渡河并构筑防线,再加上民夫渡河扎营,明军或许能够有效阻止清军的进一步推进。
朱慈烺原本的战略意图也几乎能够实现,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就在战局相持的关键时刻,清军另一支五千人的部队,悄然绕过了东侧山岗的南麓,沿着清河河岸向东线突破。
这一举动,彻底打破了原本的战术平衡。
清军的这一突破,使得明军在东面面临着新的威胁,原本稳定的阵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如果清军能够顺利突破东线,明军的两翼将被敌军夹击,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战局随时可能恶化,整个防线一发不可收拾。
而这一变化,恰恰是张煌言决定冒险出击的关键所在。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