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对他而言,打下战功的时机至关重要,战后的资源分配,尤其是如何将自己的嫡系部队与非嫡系部队的力量均衡安排,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战功的分配不仅仅是为了彰显某一方的胜利,更多的则是为了未来的资源倾斜。
如果他能让自己的亲信与嫡系部队立下赫赫战功,那么战后的资源和兵力的分配就会极大地倾向于他们,进而为他自己稳固江山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因此,朱慈烺深思熟虑之后,指挥张煌言、林昌峰等人收敛锋芒,确保战斗的持续性,但绝不让事态发展到全面开战的地步。
他不想让战局变得无法控制,不想让清军有机会从中渔利,尤其是在这种微妙的博弈中,轻举妄动往往意味着失败。
与此同时,朱慈烺眼前的局势并不单纯是战略与战术的博弈,更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意味,他需要平衡各方的力量,确保大军的协调与稳定。
高杰等非嫡系部队的退守,虽然表面上看似是战略上的收缩,实际上却是为后续的反击埋下伏笔。
就像是朱慈烺紧握的拳头,虽然暂时收拢,但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可以猛然出击,以压倒性的力量打破敌人的防线。
若多尔衮敢趁机偷袭,便会成为他出击的最佳机会,进而将敌人一举击退。
战场如棋,在这场棋盘上,朱慈烺不仅仅在为眼前的战斗而布局,更是在为未来的政权与实力扩张打下伏笔。
在这错综复杂的战局中,朱慈烺已经精准地抓住了机会的脉搏,他对多尔衮的判断无比清晰,且充满了自信。
他明白,若是多尔衮敢于撤退,便意味着自己大军的胜利已成定局,可以堂而皇之地追击,摘取那份属于自己的果实;
但如果多尔衮胆敢发起偷袭,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