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标很明确:拿下北面和西侧的两个荒村,为全局战事奠定胜机。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特意调集了重兵——六墩红衣大炮、二十墩四磅炮等重火器悉数到位,甚至从东面山岗抽调了常登贵,马宝麾下的精锐百总率队增援。
这些突击部队将成为整个作战计划的核心力量,务求以雷霆之势迅速拿下荒村,震慑清军,为明军打出压倒性的军威。
这两个荒村位于明军防线前不过三里地,由清军贝勒巴林率部驻守,巴林素来以防御缜密著称,但此番部署却过于自信。
由于明军此前多次佯攻未果,他误以为荒村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甚至产生了“明军久攻不下”的错觉。
实际上,这两个荒村的战略价值极高,它们相距不远,可互为支援。
村中驻扎了两千包衣兵和一千八旗兵,而八旗兵中大部分是善用火器的汉八旗火枪手。
此外,每座荒村还配备了四门火炮,借助村内残存的断垣残壁构建防御体系,这些兵力和装备让巴林信心满满,他相信自己的布防足以挡住明军的任何进攻。
然而,他忽略了明军此时已不再是单纯的试探性攻势。
这一次,朱慈烺调集了重火器和精锐主力,势在必得。
而在两个村庄后方,还驻扎着四千满八旗骑兵,这支部队是多尔衮布下的机动力量,无论是主动突袭、阻击掩护,还是必要时的战略撤退,都可以依令而行。
他们是这片战场上的隐匿威胁,一旦明军推进到关键位置,这支骑兵便可成为决定战局的利刃。
然而,明军早已通过侦察得知这一布置。
尽管关于满清驻军和骑兵的具体数量并非十分精确,但通过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