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圈。
虽然此次伏击的目标只有区区三千清军前锋,但这些人却是满清阵营中最为精锐的一部分。
若能全歼,甚至擒杀主帅赛格,战局将有转机。
常登贵早已胸有成竹,他环顾战场,高声喝令:
“来人,摇旗!骑兵营两翼包抄,左右两营紧随其后,将敌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随着一声令下,明军旗手奋力挥舞指令旗,山坡背后的骑兵营和战兵营同时收到信号,整装待发的近一万将士如同猛虎出笼。
伴随着震天动地的马蹄声,骑兵营率先冲出,铁蹄践踏大地,声势比先前十几门红夷大炮齐射时还要骇人。
战鼓声和号角齐鸣,如雷霆般回荡在山谷之间。
与此同时,清军并未坐以待毙。
他们迅速组织反击,目标直指两侧山坡之上部署的火铳兵、弓弩手,以及轻型火炮阵地。
清军前锋显然意识到,这些火器兵正是威胁他们撤退路线的关键所在。
然而,这便是此时代火器的局限性所在。
火铳、鸟枪,以及虎蹲炮等轻型武器的射程十分有限,若将其埋伏得过近,便会轻易暴露目标,失去奇袭的效果。
因此,这些阵地只能布置在距离清军千步以外的两侧山坡上,既保持隐蔽,又能提供火力支援。
常登贵早已预料到清军的反应,这支多尔衮麾下的精锐骑兵虽遭到红夷大炮的偷袭,却丝毫未显慌乱。
他们一路连战连胜,早已积累了无比自信,甚至有些骄横。
即便陷入伏击,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