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辩反而显得不合时宜。他在心中暗叹一声,终究选择了默然不语。
就在此时,济拜也适时发声,试图将这一番讨论引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略显不甘,但话语中已带着几分自我开脱的意味:
“不错!若非明军提前出动大量骑兵,又以数倍兵力围攻,本贝勒又岂会无法突破他们的防线,更别说无法亲手斩杀朱慈烺了!
不过是一时失策罢了!”
济拜这番话既是顺着杨高与范文程的分析,同时也意在为自己推脱责任,战败之后,总有人需要为此承担后果。
而眼下这种局面,显然不适合追究所谓的对错,唯有将话题转向敌军的优势与己方的努力,才是保全自己的上策。
屋内的气氛随着这番对话渐渐趋于平稳,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真正的危机并未解除。
敌军的强势固然可怖,但更可怕的是城内将士士气的崩塌,若要撑住当前局面,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策略,更是所有人的齐心协力。
正如杨高与范文程所暗示的那样,此刻最重要的,不是追责,而是重拾士气,守住这座关乎全局的城池。
范文程和济拜的发言结束后,其余清军将领显然不甘落后,也纷纷开口,努力为自己在这场败仗中的表现开脱。
一时间,屋内的氛围渐渐热络起来。
众人异口同声地强调,城外的朱慈烺大军之所以得势,不过是仰仗兵力优势罢了。
更有将领出言坚称,明军并非被夜袭成功,而是早有预谋,设下圈套,他们才是暗中伏击者。
这种自我安慰的话语,竟似乎在将领们之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